中工娱乐

因地制宜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

来源:广州日报
2024-04-29 10:43

原标题:因地制宜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为我们更加准确理解、科学把握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高等教育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因此,高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时,也应当因地制宜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将自身特色优势与本土需求紧密结合,助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新质生产力。

因地制宜培养人才,形成地方特色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传统生产力而言,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其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从本地传统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同理,在人才培养上高校也应量体裁衣,立足广东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结合高校自身的优势学科、特色资源等,有选择地优化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探索个性化培养与多样化发展模式,避免学校间的同质化、盲目跟风培养,为形成广东特色新质生产力输送真正急需适配的人才,以此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科学谋划学科专业布局,推动人才供需平衡

学科是高校发展的龙头,也是高校孕育新质生产力的先决要素。为服务与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需保持动态调整,在因地制宜培养人才的要求下,更要充分把握本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市场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影响,系统谋划与科学调控学科专业布局,推动人才供需平衡。

在今年的本科专业调整中,广东省在工学所涉专业数量最多,新增33个工学类专业,占比高达37.1%。工学专业数量的增多反映出广东作为工业大省对工业制造类人才的旺盛需求和新型工程人才的迫切需要。目前广东已形成“8372”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接下来将在超高清视频显示、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培育新增超五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集群,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未来产业的培育都需要广东高校在学科专业布局上紧密对接。

一要坚持服务助推与前瞻引领相结合,系统谋划学科专业布局。一方面,广东高校的专业调整需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发挥工程、化学、材料等传统学科优势,培育新兴工科专业,服务于广东制造强省、科技创新强省建设;另一方面,则要谋划数学、物理学以及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物联网等基础学科和新兴学科、前沿学科发展,加强学科专业布局的前瞻性,在空白领域、交叉领域主动作为,引领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政府也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避免高校在学科专业布局上盲目跟进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引导高校精耕细作传统优势学科、勇于提前布局建设新兴交叉学科。

二要多主体协同构建学科专业动态监测与预警机制,科学调控学科专业设置。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理事会(董事会)和教授委员会的作用,认真听取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对新增、撤销专业进行严谨论证;有关部门应联合行业企业,定期发布行业市场人才需求预测报告,与高校共享人才需求数据库,让高校能够及时准确把握重点行业产业人才需求;教育行政部门要推进高校学科专业与区域发展需求匹配度调研与评估工作,并激励行业企业参与高校学科专业调整工作,共同构建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推动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平衡人才供给结构。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新质生产力人才不同于传统的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是具有复合型知识体系与技术思维,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创造性解决复杂问题,对接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新型科技创新人才。而传统的培养模式较侧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导致实践应用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与意识较匮乏。因此,亟须变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塑造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整合的能力、动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与本土产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与对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在人才培养的组织模式上,高校应探索突破传统单一学科培养的组织壁垒,构建跨学科协同育人机制,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打破传统高校的院系之分,用“枢纽”和“学域”取代传统的“学院”和“学系”组织架构,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与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传统大学可通过建设多种类型的跨学科学术组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连通学科院系,搭建多院系协同育人新模式。

在课程与科研育人模式上,高校应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动态调整学校教学内容。高校要从本土特色产业需求出发,确保相关专业课程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科技领军企业应积极对接高校,布局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立足现实问题开展科研训练、实践教学,确保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及时充分地反映在教育教学之中。

在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模式上,高校应改变过于偏重理论知识学习的传统,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旨在塑造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多元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推进教育评价数字化建设,通过嵌入学生画像与电子档案袋等数字化管理手段,系统收集学生成长数据,精准评价学生发展状况;政府部门也应联合企业、高校等多方主体,协同构建重点行业、产业的人才标准与评价体系。

在党建引领人才培养模式上,高校应注重培育学生崇高理想信仰和家国情怀。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体制机制,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强化政治塑造和思想淬炼,让学生树牢解决国家和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的科研志向,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人才。

(作者卢晓中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嵩迪系该院博士)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