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以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来源:浙江日报
2024-04-29 10:41

原标题:以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理念是我国基于城市建设和治理规律而得出的本土化理论创新成果,与西方城市治理理论相比,人民城市理念强调城市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一体、资源配置效率与发展成果共享兼顾等要素,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治理理论。多年来,浙江在城市治理领域先行先试,为探索中国特色人民城市发展之路积累了丰富经验。

人民城市理念的浙江实践

人民城市理念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这一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多年来,浙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城市属于人民、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形成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

坚持以人民中心为规划先导。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自然禀赋,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金衢盆地、浙西南丘陵这一多样化的地理条件,使城市规划各显差异,但各地在尊重当地地理风貌的同时,始终因地制宜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中。浙江持续深入贯彻“八八战略”和“两山”理念,依托山水之美,凸显各地生态特色,避免千城一面,已经并将继续为破解城市生态难题作出富有成效的探索,不断提升人民生活的品质。比如杭州整治西湖边会所,还湖于民;坚持城市与湿地共生,聚焦大运河沿岸城市公共空间优化,完善服务设施,使之成为居民日常休闲和感受历史文化的好去处,使城市最好的空间资源由人民享有。

坚持以精准公共服务为项目抓手。城市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宜居性。浙江立足城市由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向,先行探索未来社区,按照未来社区理念加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比如宁波创新工作机制,组建城乡更新专班,在城市有机更新中下足绣花功夫,通过口袋公园、景观小品等微更新方式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和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市公共服务的可达性。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推进15分钟公共服务圈建设是落实人民城市理论的生动体现。浙江充分挖潜社区存量空间,统筹规划,打造多功能、复合型、亲民化社区生活场景,尤其重视“一老一小”解决方案,推进适老化改造和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这些举措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促进了城市公共服务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持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实施路径。坚持人民的城市主体地位,尊重人民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人民共建共治城市,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杭州、宁波等地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搭建居民议事协商平台、发放意见征询书等多种渠道广泛征集改造需求,充分尊重居民意见,因地制宜编制改造方案,实现一小区一方案。浙江各地逐步探索成熟的改造流程,通过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协商机制,引导居民全程参与改造方案设计、实施和改造后的治理监督,增强了人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实现老旧小区改造的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治理共管、成果共享。

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有效抓手。要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数字治理恰恰是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浙江在数字化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城市数字治理奠定了理念和体制机制基础。如杭州的“城市大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数字技术手段,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和跨层级的高效协同治理机制,开发城市交通治理、疫情防控、民生直达、文化旅游等多个应用场景,让城市治理更加“聪明”;宁波推出“宁波积水地图”,实时显示城区低洼路段、下穿立交等区域的积水信息,为人民群众雨天安全出行提供可靠技术保障。实践证明,让城市运行数据跑起来,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便捷的生活。

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若干建议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和超大规模城市治理需要,亟须进一步推动人民城市实践,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城市理论。

进一步明确人民城市理论在城市治理中的指导地位。人民城市理论明确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城市治理依靠人民。这就要求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必须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方向。各地在城市规划空间布局、城市资源统筹协调等方面要以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让城市成为美好生活的舞台。

进一步明确人民群众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不仅要享受城市的美好生活,更要参与到美好城市的建设和治理过程中。要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民主权利,畅通人民群众表达意愿诉求的渠道,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优化城市治理协商机制,使人民民主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展示,使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城市治理理念在浙江大地落地、生根、结果。

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中的赋能增效。现代城市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城市治理难度呈直线上升。要借助数字技术,实现城市系统运行监测实时化和可视化,全面提升数字技术在城市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深度应用,为城市治理提供更为科学和精准的技术支撑,使城市治理更为智能、更加精细。

高聪颖,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