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如何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

——中央党校王学斌教授在“宣传研学堂”上的演讲摘要

来源:浙江日报
2024-04-29 10:25

原标题:如何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主题)

——中央党校王学斌教授在“宣传研学堂”上的演讲摘要(副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百年来,我们的法宝有很多,但是如果要作一个高度凝练,理论创新、制度建设、实践探索的最大推动力是“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历史延伸和文明拓展。在“第一个结合”中,已经触及我们自身传统文化中的很多宝贵内容。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迁和发展,我们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以“两个结合”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第二个结合”是“第一个结合”的深化和自然拓展,没有“第二个结合”,我们很难真正理解更为深刻的文化国情。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了“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这恰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个最深层的内核,极端重要。

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我认为有三个层次:一,彼此契合是承认双方的异和同。如果两大思想文化体系——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模一样,不需要结合;如果两者完全不同,缺乏对话的平台和契机,也无法结合,一定是取长补短,各有优势,能够各取所需。二,彼此契合的态度是平等对话。结合是双方能够从容地审视对方,选择合适的内容为我所用,最后形成彼此深刻的互化。三,彼此契合的实现要靠中国共产党人,要积极推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二,“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其实提示我们要把握“互相成就”有两个前提,一要深谙互相成就的具体条件,二要明确互相成就的实质过程。

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意味着什么?国家蒙辱意味着国力需要由弱转强,所谓的传统帝制不能够应对这种局面了,我们要实现国家的重建。人民蒙难意味着我们的民族要更加凝聚,实现由自在走向自觉的升华,完成民族再塑。文明蒙尘意味着我们的文明虽然很重要、很伟大,但当时已不足以应对西方工商文明,我们需要实现文明的更新。而通向旧邦新命的路径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所以我们要打破三个困惑:第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跟现代化不是对立关系,文明中有大量的现代性因素在里面,否则无法对话。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于中华文明的现代化。第三,在这个更新过程中需要现代化赋予我们新的力量。

“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意味着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从古老文明中找到很多宝贵的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第一个是突出的连续性,有助于破除西方那种所谓传统和现代二元对立的模式,其中蕴含着我们的现代化在路径选择方面的自主发展方向。第二个是突出的创新性,塑造着中国式现代化在框架设计方面的一种全面发展思路,我们不是串联式,我们是并联式。第三个是突出的统一性,我们人口这么多,疆域这么大,问题这么复杂,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带着14亿多人跨入现代化的门槛,所以这个是没有什么模式可以选择的,我们只有通过这种架构、这种动员能力,在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来完成。第四个是突出的包容性。我们都知道西方文明有两大理论陷阱,一个是文明优越论,一个是文明等级论,这困扰了很多国家。如果按照这个模式去推进,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地实现现代化。所以我们要超越这套话语体系,要能够在人类知识总合中汲取精华,为我所用。最后一个是突出的和平性,就是在价值方面,我们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四,“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比如“小康”一词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人民实在太劳苦了,但求可以稍安康”,表达了古人对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现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是邓小平1979年在规划中国经济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这里的“小康”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的阶段。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不断变化,“小康”的内涵也动态地作了相应调整。除了保障百姓的衣食无忧,还要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最终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小康社会”就是一个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走来,并不断创新完善提高的阶段性成果。

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两个结合”,尤其“第二个结合”,它是要能够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是带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和辐射力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的内涵不断深化发展、丰富完善,为“两个结合”体现文化主体性作了大量的理论准备。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坚定文化自信”没有落在“七个着力”上,而是放在指导文化建设的三个基本原则当中。

文化自信为什么能够升格为基本原则?就在于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无比的厚重;以中国悠久漫长的历史为轴线,有空前的广度;以5000多年不曾断裂的文明为载体,具有独特的高度;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持续的理论创新为灵魂,具有可贵的深度;以无数中国人民的现实生产生活为依托,具有真实的温度。因为厚度、广度、高度、深度、温度五度合一,我们才强调它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但是“文化自信”里的“文化”不是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两个结合”关乎文化领导权,关乎理论创新,关乎文化主体性,也关乎新的文化使命。这是方向问题。有了理论如何走发展道路?发展道路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第二,还是要坚守文化立场,第三,要结合当今的时代条件。

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个人感觉有几个方面要搞清楚。第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一个复合词。什么是中华民族?什么是文明?何为现代?如何构建一个现代文明?如何由中华民族构建现代文明?这几个问题要讲清楚。第二,要主动设置议题,我们要主动地用中国的话语去讲清楚中国的很多目标、很多创新的理念。第三,文化强国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什么关系?文化强国建设是分阶段的。在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2011年到2020年我们完成了阶段性任务,所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但是文化要不断地发展,需要一个更高的目标与它相对接,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命题提出后,现阶段的文化强国的目标也被纳入这一更大的蓝图中。第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目前主要是落在文化层面,换句话说,重大命题的破题和根基是从文化上讲起的,可能未来会不断地被塑造成一个囊括所有方面的更大命题。

(记者 吴晔 整理)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